空氣源熱泵地板供暖的室外計算溫度及控制方式(五)
前面小編為您講述了(清華大學 李元哲)的論文: 空氣源熱泵地板供暖的室外計算溫度及控制方式(一至四)即“供暖的設計熱負荷、建筑物的熱惰性現象、圍護結構的熱惰性的影響因素、建筑室內溫度的熱穩定性、熱惰性與節能性、空氣源熱泵地板輻射供暖的室外計算溫度”。今天, 上海太陽能公司-鎂雙蓮太陽能小編繼續為您講解李元哲老師的“空氣源熱泵地板供暖的室外計算溫度及控制方式(五)--水盤管地面輻射供暖的蓄熱性及對房間熱穩定性的貢獻”。以下是摘自李元哲教授的論文:
7、目前,廣泛采用水盤管地面輻射供暖與熱風供暖的分體空調比,由于其不可忽略的蓄熱性,不但可以采用低溫水運行,而且,可以用啟停方式調節供熱量適應不同天氣下的不同熱負荷,而不影響能效比。
首先,由于地面裝飾層下有5cm的豆石混凝土及水盤管,其下又有保溫墊層,墊層下或為下層房間或為土壤,所以,可以視為半無限大壁體,當室溫以±1℃波動時,例如:20℃±1℃控制熱源啟停時,該地板由于其蓄熱性,會放出或吸收一定的熱量,給室溫波動±1℃造成足夠的時間間隔τ,不但不會造成機器啟停頻繁,而且使平均投入電力不會有太大增加。下面以普通的輻射地板構造為例說明:
(1)水的蓄熱性:
30℃的水λ=.617W/m2·℃,C=1.16W/kg℃,γ=995.7kg/m3。將其代入S的表達式(3),可得對Z=24小時的水的蓄熱系數S=13.65W/ m2·℃。
而豆石混凝土的S=13.8 W/ m2·℃,二者相近,所以,可將水盤管與碎石混凝土層都歸結為一體,即后者。
(2)蓄熱系數S的定義
蓄熱系數S是當半無限大壁體表面溫度波動1℃時,壁體放出的或吸收的熱流量。根據這一定義,可求當單位面積地板表面向上的有效散熱量分別為65W、50W、40W、30W、20W時,室溫波動±1℃的時間τ如下表:
地面熱負荷
(W/ m2) |
65 |
50 |
40 |
30 |
20 |
τ(小時) |
1.08 |
1.82 |
2.85 |
5.07 |
11.4 |
由表中數據可見:對應如北京地區“中冬”天氣,地面向上有效散熱量約40 W/ m2的情況,以室溫波動1℃控制機組啟停,如僅由地板放(吸)熱,其啟停的時間間隔為近3小時,再加上其它圍護結構內表面的少許放(吸)熱就會大于3小時,這一數據與“清華大學李元哲)在12月中旬北京地區的住宅內實測的數據4小時非常接近。
由此可見:采用啟停熱源方式控制電熱泵運行費電并不多,而用直流變頻式的空氣源熱泵,調節負荷由于初投資增加很多,并不較之更經濟。
以上就是“空氣源熱泵地板供暖的室外計算溫度及控制方式”的全部介紹完了。此文來源于“清華大學 李元哲教授”在《地暖月刊》發表的論文。如您有任何關于供暖方面的需求,上海鎂雙蓮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可為您提供 太陽能采暖或者 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,為您提供一站式的供暖增值服務!
|